赛力斯、晶澳科技、纳芯微、三只松鼠扎堆递表拟“A+H”上市
《洞察IPO》周绘 | 2025-04-28
上交所&深交所
新 股 上 市
4月21日-4月27日,上交所主板有1家公司上市,深交所主板有1家公司上市,创业板有1家公司上市。
数据来源:公开信息;图表制作:洞察IPO
1. 天有为:主要从事汽车仪表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上市首日收涨24.06%,截至4月28日收报101.96元/股,较发行价93.50元/股涨9.05%,市值约163亿元。
数据来源:公开信息;图表制作:洞察IPO
1. 江顺科技:主要从事铝型材挤压模具及配件、铝型材挤压配套设备、精密机械零部件等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上市首日收涨78.53%,截至4月28日收报56.96元/股,较发行价37.36元/股涨52.46%,市值约34亿元。
2. 众捷汽车:主要从事汽车热管理系统精密加工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上市首日收涨179.39%,截至4月28日收报39.91元/股,较发行价16.50元/股涨141.88%,市值约49亿元。
通过上市委员会审议会议
4月21日-4月27日,上交所主板有1家公司过会;深交所无公司过会。
数据来源:公开信息;图表制作:洞察IPO
1. 天富龙:公司以差别化涤纶短纤维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主营业务,产品布局由再生有色涤纶短纤维,拓展至差别化复合纤维及聚酯新材料。
递交上市申请
4月21日-4月27日,上交所、深交所均无公司递交上市申请。
终止上市审核
4月21日-4月27日,上交所主板有1家公司终止上市审核;深交所创业板有1家公司终止上市审核。
数据来源:公开信息;图表制作:洞察IPO
1. 云峰新材:主要从事室内装饰材料及定制家居成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人造板、木地板、科技木以及衣柜、橱柜、木门等定制家居成品。
数据来源:公开信息;图表制作:洞察IPO
1. 渡远户外:主要从事房车游艇配套产品和水上休闲运动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
港交所
新 股 上 市
4月21日-4月27日,港交所无公司上市。
新 股 招 股
4月21日-4月27日,港交所有3家新股招股,并于当周完成招股。
数据来源:公开信息;图表制作:洞察IPO
1. 博雷顿:总部位于中国的电动工程机械提供商。公司设计、开发具有自动作业能力的电动工程机械并使其商业化,以及提供智能运营服务。
2. 钧达股份:专业光伏电池制造商。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2024年的出货量计,在专业制造商中,钧达股份N型TOPCon电池全球市场份额达至约24.7%,排名第一,光伏电池全球市场份额达至约17.9%,排名第二。
3. 沪上阿姨:具领导地位且快速增长的现制饮品公司,根据灼识咨询,截至2023年9月30日,经营着中国第四大的现制茶饮店网络。
通过上市聆讯
4月21日-4月27日,港交所有4家公司通过聆讯。
数据来源:公开信息;图表制作:洞察IPO
1. 钧达股份:专业光伏电池制造商。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2024年的出货量计,在专业制造商中,钧达股份N型TOPCon电池全球市场份额达至约24.7%,排名第一,光伏电池全球市场份额达至约17.9%,排名第二。
2. 绿茶集团:休闲中式餐厅运营商,以适宜的价格提供创新及优质美食以及受中国传统艺术启发的精致装修,为客户提供出众的用餐体验并创造客户价值。
3. 沪上阿姨:具领导地位且快速增长的现制饮品公司,根据灼识咨询,截至2023年9月30日,经营着中国第四大的现制茶饮店网络。
4. 派格生物:致力于慢性疾病治疗领域创新药研发和生产的生物医药企业。
递交上市申请
4月21日-4月27日,港交所有8家公司递交主板上市申请,1家公司递交GEM上市申请。
数据来源:公开信息;图表制作:洞察IPO
1. 德镁医药:专业聚焦皮肤健康的创新型医药企业,围绕皮肤处方药及皮肤学级护肤品的研、产、销一体化运营。
2. 中伟新材:以创新为核心的新能源材料公司,专注于新能源电池材料和新能源金属产品的研究和开发、生产和销售。
3. 和辉光电:AMOLED半导体显示面板制造商,长期专注研发和生产能为人们带来超凡真实色彩、卓越视觉体验和低功耗的AMOLED半导体显示面板。
4. 瑞博生物:研究和开发小核酸药物、尤其专注于siRNA疗法的公司。
5. 纳芯微:模拟芯片提供商,作为一家fabless公司,围绕汽车电子泛能源及消费电子等应用领域,提供丰富、高性能、高可靠性的产品及解决方案。
6. 广和通:无线通信模组提供商,模组产品包括数传模组、智能模组及AI模组。
7. 红星冷链:冷冻食品交易和冷冻仓储服务综合服务平台。
8. 三只松鼠:以2024年销售额计算,已从单一坚果品类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中资休闲零食企业。
9. 赛力斯:以新能源汽车为核心业务的技术科技型企业,主要业务涉及新能源汽车及核心三电等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及服务。
10. 晶澳科技:全球领先的光伏产品供应商和行业引领者,向全球客户提供优质的多样化光伏产品以及光伏发电综合解决方案。
11. 伯希和:户外品牌,通过伯希和品牌为各种户外活动、运动健身及城市通勤提供广泛的产品,涵盖服装、鞋类以及装备及配饰。
12. 大医集团:致力于提供创新放射外科解决方案,核心产品CybeRay是全球首个实时影像引导伽玛放射外科系统。
13. 剑桥科技:为支持人工智能发展提供关键基础设施部件,同时提供与光通信、宽带及无线技术相关的高效即时连接解决方案。
14. 联合信息:专业的IT解决方案服务提供商,一直专注于提供一站式及定制化IT解决方案服务。
德镁医药于4月22日披露招股书
拟登陆港交所主板
4月22日,德镁医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镁医药”)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以介绍方式于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华泰国际为其独家保荐人。
德镁医药是一家专业聚焦皮肤健康的创新型医药企业,围绕皮肤处方药及皮肤学级护肤品的研、产、销一体化运营,致力于提供从预防、治疗到长期护理的皮肤健康综合解决方案。德镁医药已建立丰富且差异化的产品组合,全面覆盖具有巨大未满足临床需求的重大皮肤疾病领域。根据灼识咨询报告,在中国创新药企业中,德镁医药产品覆盖的皮肤疾病适应症数量排名首位,2024年皮肤处方药产生的收入亦排名首位。
截至2025年4月15日:在皮肤处方药领域,德镁医药的主要产品管线包括三款已上市产品、四款处于临床阶段或后期阶段的候选产品及两款临床前候选产品,覆盖银屑病、白癜风、特应性皮炎(AD)、皮肤挫伤、浅表性静脉炎、静脉曲张、化脓性汗腺炎(HS)、结节性痒疹(PN)、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SU)等主要皮肤疾病;在皮肤学级护肤品领域,德镁医药的代表性产品包括禾零舒缓系列产品与喜辽妥®—壬二酸产品系列,该等护肤品主要针对患有特应性皮炎与寻常痤疮的消费者。
财务数据方面,2022年-2024年,德镁医药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84亿元、4.73亿元、6.18亿元,2023年、2024年营收增幅分别为23.22%、30.68%;净利润分别为-5517.1万元、-470.3万元、-1.06亿元。
德镁医药在招股书中披露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创新药的开发过程通常漫长、成本高昂且结果不确定,并且无法保证公司任何在研候选产品将取得监管批准;公司于识别、发现或开发新的候选产品以建立或维持公司的产品管线方面可能不会成功;公司的产品可能会受到集中采购、国家或其他第三方报销政策、医疗改革举措或不利定价法规的影响;公司的产品可能无法取得商业成功所需的医生、患者、第三方付款人及医学界其他人士的市场认可;公司可能无法实现许可或合作安排的利益,公司与合作伙伴可能发生纠纷;未能维持充足及稳定的产品或其他材料供应可能导致销售损失或运营中断;公司的盈利能力可能因所售商品成本及经营开支波动而受到不利影响;于业绩记录期间,公司录得净亏损及经营活动流出现金净额等。
德镁医药为港股上市公司康哲药业(0867.HK)子公司,目前德镁医药的90.8%权益由康哲药业实益拥有,其余9.2%权益由两个雇员激励平台持有。
中伟股份于4月22日披露招股书
拟登陆港交所主板
4月22日,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伟股份”)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主板IPO上市,摩根士丹利、华泰国际为其联席保荐人。
中伟股份是一家以创新为核心的新能源材料公司。自2020年以来,在镍系和钴系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材料前驱体(pCAM)方面连续五年成为全球出货量的领导者,且于2025年第一季度,亦为全球外销市场出货量第一的磷系pCAM供应商。专注于新能源电池材料和新能源金属产品的研究和开发、生产和销售。
中伟股份从创新新能源电池材料的研发起步,已建立了一套从上游新能源金属开采、冶炼和精炼至新能源材料生产再到回收的一体化运营。产品对锂离子电池而言属至关重要。
招股书显示,本次发行募集的资金中伟股份将用于扩大全球版图、新能源电池材料的研发及推进数字化、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具体募资金额未披露。
财务数据方面,2022年-2024年,中伟股份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03.44亿元、342.73亿元、402.23亿元,2023年、2024年营收增幅分别为12.95%、17.36%;净利润分别为15.39亿元、21.00亿元、17.88亿元,2023年、2024年净利润增幅分别为36.45%、-14.89%。
中伟股份在招股书中披露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公司的业务受电池行业的供求动态影响,亦受使用新能源电池材料的终端产品的市场需求所影响;公司产品的市场规模可能较预估更小,而新的市场机会可能不会如公司预期般迅速发展,或根本不会发展,限制公司成功销售产品的能力;公司面临与原材料价格波动有关的风险;公司从市场取得若干原材料,可能无法确保以稳定、及时且具成本效益的方式提供该等原材料;倘无法有效管理增长或执行策略,例如客户群的全球化或产业价值链的整合,公司的业务及前景可能会受到重大不利影响;公司可能无法按计划增加产能,即使公司的扩产项目按计划进行,亦可能无法及时或根本无法按预期增加产量;公司可能无法跟上快速的技术变化及不断发展的行业标准;公司的业务面临竞争;公司的海外扩张策略及在不同司法权区开展业务的能力受不确定因素及风险限制等。
中伟股份于2020年12月23日登陆创业板,股票代码:300919,目前市值约296亿元。
和辉光电于4月23日披露招股书
拟登陆港交所主板
4月23日,上海和辉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和辉光电”)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主板IPO上市,中金公司为其独家保荐人。
和辉光电是一家AMOLED半导体显示面板制造商,长期专注研发和生产能为人们带来超凡真实色彩、卓越视觉体验和低功耗的AMOLED半导体显示面板。与全球领先的中国智能终端设备提供商保持了十多年的合作关系。和辉光电的AMOLED半导体显示面板已服务荣耀及传音等领先的消费电子品牌以及中国五大车企中的两家。此外,公司产品已经被一家总部位于欧洲的世界领先的飞机制造商采纳和使用。
根据灼识咨询,以2022年到2024年累计销售量计,和辉光电位居全球中大尺寸AMOLED半导体显示面板制造商第二名,中国第一名。和辉光电以推动和促进AMOLED显示面板在广泛领域的深入应用为重点,尤其是那些拥有强大成长动能和潜力的市场领域,持续实现业绩成长。例如,自2022年到2024年以年度销售量计,和辉光电在平板/笔记本电脑领域连续3年稳居全球前三,中国第一,并于同期在所有中国制造商中的市场份额达到73.3%;在车载显示领域,以2022年到2024年累计销售量计,和辉光电位居全球第四,中国第二。
招股书显示,本次发行募集的资金和辉光电将用于第6代AMOLED生产线的技术升级、新型AMOLED半导体显示产品的研发、偿还部分有息银行借款及其他借款、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具体募资金额未披露。
财务数据方面,2022年-2024年,和辉光电分别实现营业收入41.91亿元、30.38亿元、49.58亿元,2023年、2024年营收增幅分别为-27.50%、63.19%;净利润分别为-16.02亿元、-32.44亿元、-25.18亿元。
和辉光电在招股书中披露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公司在AMOLED半导体显示行业面临竞争;倘AMOLED半导体显示市场的发展不如预期,公司的业务、经营业绩、财务表现及前景可能会受到重大不利影响;公司依赖于采用公司产品的终端市场的增长;产品组合的任何调整均可能导致公司盈利能力的波动,从而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产生重大不利影响;公司面临客户集中风险;公司的业务依赖于供应链的稳定性以及众多关键供应商,失去该等供应商可能会对公司的业务造成不利影响;公司可能无法及时以商业上合理的条款获得足够的融资,而且任何债务融资都可能包含限制公司业务或运营的条款等。
和辉光电于2021年5月28日登陆科创板,股票代码:688538,目前市值约299亿元。
瑞博生物于4月25日披露招股书
拟登陆港交所主板
4月25日,苏州瑞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博生物”)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主板IPO上市,中金公司、花旗为其联席保荐人。
瑞博生物是一家研究和开发小核酸药物、尤其专注于siRNA疗法的公司。使命是率先开发创新疗法,以彻底改变亟需解决的疾病治疗方式,这些疾病包括心血管、代谢类、肾脏和肝脏疾病。通过不懈努力,旨在重新定义患者护理并改善深受这些衰弱性疾病影响的数百万人的生活。
瑞博生物已经创建全球最大的siRNA药物管线之一,有六款自研药物资产处于临床试验,涉及心血管、代谢类、肾脏和肝脏疾病的七种适应症,其中四款处于2期临床试验中。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核心产品RBD4059(靶向FXI的siRNA)是全球首款、也是临床开发进展最快的用于治疗血栓性疾病的siRNA药物。
除核心产品RBD4059外,瑞博生物亦正在推进两款关键产品RBD5044及RBD1016。RBD5044是全球第二个进入临床开发的靶向APOC3的siRNA。APOC3是一种在脂质代谢中起关键作用的蛋白质。RBD1016凭借其对HBsAg的强效和持久作用,是未来实现CHB功能性治愈的联合方法的重要支柱疗法,及治疗CHD的领先siRNA候选药物。除临床产品管线之外,瑞博生物亦保持超过20个计划推进到临床开发阶段的临床前项目。
招股书显示,本次发行募集的资金瑞博生物将用于核心产品RBD4059的研发、RBD5044的研发、RBD1016的研发、为研发处于临床前申报试验阶段的管线资产提供资金、推进临床前资产及加强技术平台、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具体募资金额未披露。
财务数据方面,2023年、2024年,瑞博生物分别实现营业收入4.4万元、1.4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4.37亿元、-2.81亿元。
瑞博生物在招股书中披露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公司的业务及前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候选药物的成功;公司面临激烈的竞争及快速的技术变革;临床开发是一个耗时耗资的过程,且结果并不确定,早期研究及试验结果未必能预测未来的试验结果;生物制药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及商业化的所有重大方面均受到严格监管;EMA、国家药监局、FDA及其他类似监管部门的监管审批程序耗费时间长且存在不确定性;公司自成立起已产生重大净亏损,预期将于未来继续产生净亏损且可能无法实现或保持盈利;于往绩记录期间,公司产生负债净额、流动负债净额及经营现金流出净额,这可能会持续至可预见未来,令公司面临流动资金风险;公司可能需要获得大量额外资金以为公司的营运及扩展提供资金,倘未能如此行事,可能无法完成候选药物的开发及商业化;公司已就开发、生产及商业化候选药物与第三方订立合作及许可协议,未来可能寻求及达成其他合作关系等。
瑞博生物曾于2020年12月29日向上交所递交科创板上市招股书,于2021年5月21日因发行人撤回发行上市申请或者保荐人撤销保荐终止发行上市审核。
纳芯微于4月25日披露招股书
拟登陆港交所主板
4月25日,苏州纳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纳芯微”)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主板IPO上市,中金公司、中信证券、建银国际为其联席保荐人。
纳芯微是一家模拟芯片提供商。作为一家fabless公司,围绕汽车电子泛能源及消费电子等应用领域,提供丰富、高性能、高可靠性的产品及解决方案。纳芯微的传感器产品、信号链芯片和电源管理芯片三大品类构成了从感知、信号处理到系统供电及功率驱动的完整系统链路,在真实世界与数字世界的连接和交互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以2024年模拟芯片收入计,纳芯微在中国模拟芯片市场位列中国厂商第五名;截至2024年12月31日,在2024年以模拟芯片收入计的中国模拟芯片厂商前十名中,是唯一重点布局传感器产品、信号链芯片、电源管理芯片三大产品的公司;以2024年汽车模拟芯片收入计,在中国汽车模拟芯片市场中,纳芯微分别位列中国厂商第一名及全部fabless厂商第二名。
招股书显示,本次发行募集的资金纳芯微将用于提升底层技术能力及工艺平台;进一步丰富产品组合,重点扩大汽车电子应用中的产品;扩展海外销售网络及于海外市场推广产品;战略投资及/或收购,以实现长期增长策略;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具体募资金额未披露。
财务数据方面,2022年-2024年,纳芯微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6.70亿元、13.11亿元、19.60亿元,2023年、2024年营收增幅分别为-21.52%、49.53%;净利润分别为2.50亿元、-3.05亿元、-4.03亿元。
纳芯微在招股书中披露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新的科技成果或趋势可能会使公司产品失去竞争力或过时;公司依赖创始人、董事、高级管理层及其他关键员工(包括研发技术骨干及技术工程师)的持续服务与贡献;公司经营所在的行业竞争激烈;公司于往绩记录期已产生亏损净额,且可能于未来继续产生亏损净额;公司产品主要供下游行业及领域的终端客户使用,而公司在这些行业及领域的终端客户覆盖范围可能有限,对这些行业及领域或公司在这些行业及领域的终端客户群造成不利影响的因素可能会对公司的业务、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公司会受到半导体产业快速波动的影响;收购、投资或战略联盟可能会失败,并对公司的声誉、业务及经营业绩产生重大不利影响,公司可能无法有效整合或管理已收购的业务等。
于2022年4月,纳芯微的A股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股票代码:688052,目前市值约271亿元。
广和通于4月25日披露招股书
拟登陆港交所主板
4月25日,深圳市广和通无线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和通”)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主板IPO上市,中信证券为其独家保荐人。
广和通是一家无线通信模组提供商。模组产品包括数传模组、智能模组及AI模组。同时,广和通以模组产品为基础,结合对下游应用场景的深刻理解,向客户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包括端侧AI解决方案、机器人解决方案及其他解决方案。
广和通的模组产品及解决方案涵盖了广泛的应用场景,主要包括汽车电子,智慧家庭,消费电子及智慧零售。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广和通是全球第二大无线通信模组提供商,全球市场份额为15.4%(以2024年来自持续经营的收入计)。
招股书显示,本次发行募集的资金广和通将用于研发用途,主要包括与AI技术及机器人技术相关的技术创新及产品开发;在中国深圳建设制造设施,主要用于生产模组产品及作为解决方案一部分的终端产品;偿还若干计息银行借款;战略投资及/或收购;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具体募资金额未披露。
财务数据方面,2022年-2024年,广和通分别实现营业收入52.03亿元、56.52亿元、69.71亿元,2023年、2024年营收增幅分别为8.63%、23.34%;净利润分别为3.65亿元、5.65亿元、6.77亿元,2023年、2024年净利润增幅分别为54.86%、19.80%。
广和通在招股书中披露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如果不能有效管理增长和扩张,公司的业务、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可能会受到重大不利影响;新的科技成果或发展趋势可能会使公司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失去竞争力及过时;如果公司的新产品和解决方案未能如预期获得市场认可,或者公司无法开发出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公司的业务、财务状况和竞争地位将受到重大不利影响;公司所处的行业竞争激烈;公司可能无法实施增长计划;公司依赖于高级管理层和其他关键员工,包括高级研发人员和技术工程师的持续服务和贡献;公司一直在并拟继续对研发活动进行大量投资,这可能会对公司的盈利能力和经营现金流产生不利影响,也可能不会产生预期实现的结果;公司可能无法为公司的产品和解决方案获得或维持足够的知识产权保护,或者这种知识产权保护的范围可能不够广泛;公司面临客户集中度风险等。
自2017年4月起,广和通A股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股票代码:300638,目前市值约188亿元。
红星冷链于4月25日披露招股书
拟登陆港交所主板
4月25日,红星冷链(湖南)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红星冷链”)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主板IPO上市,建银国际、农银国际为其联席保荐人。
红星冷链是一家冷冻食品交易和冷冻仓储服务综合服务平台,总部位于湖南省长沙市。业务以综合服务平台为中心,该平台将专业的冷冻食品交易平台与先进的冷冻仓储设施相结合。位于长沙的自营交易平台占地面积超过36000平方米,红星冷链主要将该交易平台作为门店出租给客户,其于往绩记录期间的租用率超过94.0%,是湖南省冷冻食品行业的核心批发枢纽。红星冷链位于长沙的两个基地的自营冷冻仓储设施的设计总库容超过100立方米,或超过23万吨的可用库容,于往绩记录期间的利用率超过88.0%,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已为超过700位客户提供服务。
根据灼识咨询报告,2024年,红星冷链的冷冻食品交易服务实现约人民币400亿元的交易总值,在中国中部地区所有冷冻食品交易服务提供商中排名第二,在湖南省排名第一。此外,根据同一资料来源,按2024年收入计,红星冷链是中国中部地区和湖南省最大的冷冻仓储服务提供商。
招股书显示,本次发行募集的资金红星冷链将用于未来三年建造一座新加工厂及新冷冻仓储仓库,配备加工设备及智能系统,以为客户提供冷冻食品加工服务;升级现有业务中使用的设备、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及软件,包括投资人工智能技术以赋能运营及客户;寻求战略收购及合作伙伴关系,以完善产业链一体化,从而巩固于全冷链生态系统中的地位;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具体募资金额未披露。
财务数据方面,2022年-2024年,红星冷链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37亿元、2.02亿元、2.34亿元,2023年、2024年营收增幅分别为-14.77%、15.77%;净利润分别为7911.2万元、7531.2万元、8288.0万元,2023年、2024年净利润增幅分别为-4.80%、10.05%。
红星冷链在招股书中披露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冷冻食品市场或冷冻仓储出现任何服务中断均可能对公司的业务运营造成不利影响;公司经营所在行业的竞争激烈;如果公司的客户减少第三方冷冻仓储服务的支出,公司的业务、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可能会受到不利影响;公司的业务涉及大量资本支出,而这可能不会在短期内产生回报或实现预期的经济利益,或甚至不会产生回报或实现经济利益;公司的营运地区相对有限,且公司的过往经营业绩及财务表现未必能反映公司的未来增长;公司过去产生流动负债净额;如果未能发现或防止公司的雇员、客户、供应商或其他第三方的欺诈或非法活动或其他不当行为,可能会对公司的业务造成重大不利影响;由于公司在劳动密集型行业经营,因此劳动力市场整体收紧、劳工成本增加或任何可能出现的劳资纠纷均可能对公司的业务、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收购、投资或战略联盟可能会失败,并对公司的声誉、业务及经营业绩产生重大不利影响;若无法取得或维持任何政府补助或税收优惠待遇,可能会对公司的业务、经营业绩及财务状况造成不利影响等。
三只松鼠于4月25日披露招股书
拟登陆港交所主板
4月25日,三只松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只松鼠”)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主板IPO上市,中信证券为其独家保荐人。
三只松鼠是一家中国互联网时代诞生的“全品类+全渠道”经营模式的创新者与代表者,致力于为大众消费者提供“高端性价比”的好产品。
根据灼识咨询的数据,以2024年销售额计算,三只松鼠已从单一坚果品类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中资休闲零食企业,同时以2022年至2024年销售额年均复合增速计,三只松鼠是行业前五大公司中增长速度最快的休闲零食企业。
招股书显示,本次发行募集的资金三只松鼠将用于加强供应链、加强销售网络及品牌知名度、拓展产品组合及品牌矩阵、行业价值链中的战略联盟和收购、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具体募资金额未披露。
财务数据方面,2022年-2024年,三只松鼠分别实现营业收入72.93亿元、71.15亿元、106.22亿元,2023年、2024年营收增幅分别为-2.45%、49.30%;净利润分别为1.29亿元、2.20亿元、4.07亿元,2023年、2024年净利润增幅分别为69.85%、85.39%。
三只松鼠在招股书中披露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公司可能会面临负面宣传,品牌声誉受损,或无法有效推广公司的品牌;公司所在行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客户口味、偏好及消费习惯变化都会影响对公司产品的需求;公司可能无法有效管理公司的多渠道销售网络;产品质量对公司的业务运营和持续增长至关重要;使用第三方工厂生产公司的若干产品会给公司的业务带来风险;公司的生产可能会遇到中断或延误;及公司可能会面临原料短缺、价格波动或质量问题,或原材料供应中断等。
三只松鼠于2019年7月12日登陆创业板,股票代码:300783,目前市值约111亿元。
赛力斯于4月28日披露招股书
拟登陆港交所主板
4月28日,赛力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力斯”)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主板IPO上市,中金公司、银河国际为其联席保荐人。
赛力斯是一家以新能源汽车为核心业务的技术科技型企业,主要业务涉及新能源汽车及核心三电等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及服务。
赛力斯于2021年发布问界品牌,树立了“智慧重塑豪华”的品牌定位,并推出了系列车型。截至目前,已经成功推出问界M5、问界M7、问界M8和问界M9四款车型。其中问界M5创下上市当年新品牌单车交付量破万的最快纪录;问界M7成为中国市场30万元级最畅销自主品牌车型,2024年交付量约20万辆;问界M9则成为中国市场50万元级车型销量冠军,2024年交付量逾15万辆;于2025年4月发布的问界M8,亦获得市场追捧,正式上市后仅24小时大定即突破3万辆。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问界品牌在2024年下半年以82%的NPS净推荐值登顶新能源汽车口碑榜首,且2024年问界品牌全年总交付量达38.71万辆,同比增长268%。问界系列产品市场质量表现成为行业标杆,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连续三年获得新能源汽车品牌新车质量表现第一名。
招股书显示,本次发行募集的资金赛力斯将用于研发投入;多元化新营销渠道投入、海外销售及充电网络服务以提升全球品牌知名度;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具体募资金额未披露。
财务数据方面,2022年-2024年,赛力斯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40.56亿元、357.89亿元、1451.14亿元,2023年、2024年营收增幅分别为5.09%、305.47%;净利润分别为-52.21亿元、-41.57亿元、47.40亿元。
赛力斯在招股书中披露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公司可能无法在中国汽车市场有效竞争;公司未来的增长取决于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对新能源汽车或国产汽车有利的政府政策的变化可能会对公司的业务、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及前景造成重大不利影响;公司的行业及其技术发展迅速,可能会发生不可预见的变化,其他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突破可能会对公司汽车的需求产生重大不利影响;公司依赖供应商提供与公司车辆相关的原材料、零部件、软件和服务等;公司可能无法继续如期大规模开发、生产及交付高质量、对用户有吸引力的汽车;公司可能无法成功地继续建立、维护和加强公司的品牌,公司的品牌和声誉可能会因有关公司、公司的董事、管理人员、员工、股东、同行、业务合作伙伴或整个行业的负面宣传而受到损害等。
赛力斯的A股自2016年6月起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601127),目前市值约2078亿元。
晶澳科技于4月28日披露招股书
拟登陆港交所主板
4月28日,晶澳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晶澳科技”)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主板IPO上市,中信证券、中金公司为其联席保荐人。
晶澳科技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光伏产品供应商和行业引领者。以持续科技创新为驱动,向全球客户提供优质的多样化光伏产品以及光伏发电综合解决方案。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晶澳科技于2024年以光伏组件出货量计全球排名第三,市场份额为12.3%,且自2015年以来光伏组件出货量连续10年位列全球前四位。截至2024年12月31日,晶澳科技的产品覆盖全球178个国家与地区,并已设立了16家海外销售公司,包括在全球各区域的七个区域运营中心,于往绩记录期间,半数以上的销售额来自海外市场。
晶澳科技已实现光伏产业链的垂直整合,涵盖硅棒、硅片、光伏电池及光伏组件制造,各产品线的产能高度同步。亦拓展到光伏材料与设备,以及光伏电站及储能系统解决方案。
招股书显示,本次发行募集的资金晶澳科技将用于扩大海外生产能力及强化全球市场推广;支持研发项目和全球技改;提高数字化及人工智能能力;偿还于2025年5月后到期的利率为3.50%至3.80%的银行贷款,以优化财务结构并降低长期借贷成本;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支持日常运营和未来业务发展。具体募资金额未披露。
财务数据方面,2022年-2024年,晶澳科技分别实现营业收入729.89亿元、815.56亿元、701.21亿元,2023年、2024年营收增幅分别为11.74%、-14.02%;净利润分别为55.40亿元、71.92亿元、-50.95亿元,2023年、2024年净利润增幅分别为29.82%、-170.84%。
晶澳科技在招股书中披露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公司未来的增长及盈利能力主要取决于光伏产品的需求和价格,如果光伏产品需求疲软或光伏产品价格下跌,可能使公司的业务及经营业绩遭受负面影响;公司面临光伏行业和其他可再生及不可再生能源行业的激烈竞争;公司的海外业务存在不确定性,并可能受到公司无法控制的因素影响,包括当地法律、政策及税务等,这些因素超出公司的控制范围,可能使公司的运营和财务表现遭受不利影响;公司经营或销售产品所在国家实施的贸易限制(例如贸易壁垒、贸易保护措施、进口限制及潜在的新关税)可能会对公司的业务、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造成重大不利影响;光伏行业的技术变革可能导致公司的产品及公司的生产基地失去竞争力或过时,如公司的研发举措未能跟上光伏行业的技术进步,公司的产品可能失去竞争力或过时等。
晶澳科技曾于2007年2月7日登陆纳斯达克,于2018年7月17日被除牌。后于2010年8月10日于深交所主板上市,目前A股市值约316亿元。
伯希和于4月28日披露招股书
拟登陆港交所主板
4月28日,伯希和户外运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伯希和”)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主板IPO上市,中金公司、中信证券为其联席保荐人。
伯希和立志成为全球知名的领先户外品牌,致力于提供高性能的户外服饰及装备,助力用户充分领略自然之美。核心品牌伯希和创立于2012年,通过伯希和品牌为各种户外活动、运动健身及城市通勤提供广泛的产品,涵盖服装、鞋类以及装备及配饰。主要以直接面向消费者(DTC)的多渠道模式及通过分销网络销售产品。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伯希和净销售额由2022年的3.51亿元增加至2024年的17.3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122.2%,按2024零售额计算,伯希和品牌跻身中国内地三大本土高性能户外服饰品牌,占同年市场份额的5.2%。
招股书显示,本次发行募集的资金伯希和将用于强化研发能力及完善增强产品设计及创新流程;加强研发能力及完善增强品牌定位及提高品牌知名度;加强多渠道销售网络;提升数字化能力,主要用于营运及信息基础设施数字化;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具体募资金额未披露。
财务数据方面,2022年-2024年,伯希和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78亿元、9.08亿元、17.66亿元,2023年、2024年营收增幅分别为139.93%、94.49%;净利润分别为2431.1万元、1.52亿元、2.83亿元,2023年、2024年净利润增幅分别为525.01%、86.30%。
伯希和在招股书中披露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公司可能无法有效管理业务增长及执行业务策略;公司所处的行业竞争激烈;公司的业务依赖于消费者偏好及市场趋势,如未能预测或应对这些变化,都可能会对公司的销售及财务表现造成重大不利影响;公司依靠技术创新、独特设计及高品质的产品在市场上竞争,倘无法持续创新并提供符合消费者期望的设计功能,公司可能无法激发或维持消费者对公司产品的足够兴趣,从而无法保持竞争力;公司依赖第三方委托制造商和供应商,若公司与其关系或其营运出现任何中断,都可能对公司的业务、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产生重大不利影响;供应短缺及中断以及原材料价格波动可能中断公司的供应链,并对公司的业务、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前景造成重大不利影响;有关商标或其他知识产权纠纷的辩护费用可能昂贵且可能扰乱公司的业务及营运;持续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可能会对公司的业务、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造成重大不利影响等。
大医集团于4月28日披露招股书
拟登陆港交所主板
4月28日,西安大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医集团”)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主板IPO上市,中信建投国际、浦银国际、民银资本为其联席保荐人。
大医集团是一家创新放射外科解决方案的全球领先企业和引领者,致力构建新一代智能放射外科生态系统。自2011年成立以来,已开发一套全面的治疗矩阵,其中包含多个已获批准及/或处于开发阶段的解决方案。
核心产品CybeRay是全球首个实时影像引导伽玛放射外科系统,分别于2021年3月及2022年7月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及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目前正处于适应症扩展的研发阶段。
大医集团还有一款旗舰产品TaiChiRT Pro,是全球首款获得FDA突破性医疗器械认定的X/伽玛射线一体化放射治疗系统。通过全链路技术垂直整合创新,将放射外科应用边界拓展至功能保全与更多疾病管理领域,构建“病灶控制-器官保护-生存质量”三位一体的平衡架构,从而提升治疗标准。
招股书显示,本次发行募集的资金大医集团将用于持续研发核心产品CybeRay;继续研发TaiChi平台及相关产品;拨付数字化运营系统解决方案的研发,尤其是对CyberViewX、CyberViewM及综合诊疗系统的投资;GMD平台解决方案的持续研发,尤其是iSR系统及其他软件的优化升级,并将GMD平台解决方案的地理覆盖范围扩大至美国及欧盟;扩展销售及营销网络,以支持产品商业化;进行战略收购,以提升产品组合、加快市场渗透率及增强整体竞争力;补充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具体募资金额未披露。
财务数据方面,2023年、2024年,大医集团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61亿元、2.64亿元,2024年营收增幅为1.17%;净利润分别为-6978.0万元、-9457.2万元。
大医集团在招股书中披露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公司的产品及候选产品可能无法获得市场认可及接纳,以成功进行商业化;公司在放射外科医疗设备市场上面临激烈竞争,这可能导致其他公司更早或更成功地开发或商业化竞争产品;公司在新获批产品的营销及销售方面的经验相对有限,概不保证将有效管理并在扩大及深化市场渗透方面取得成功;公司目前及未来产品及解决方案的市场尚未明确确定并可能小于公司的估计,且可能无法全面获取公司产品的目标客户;历史经营业绩可能无法代表未来的表现;公司面临贸易应收款项产生的信贷风险,倘无法及时或根本无法收回有关贸易应收款项,公司的现金流及营运可能会受到重大不利影响;未能维持与公司产品需求相称的存货水平可能会导致公司流失销售额或面临存货过剩风险及产生持有成本等。
大医集团曾于2021年6月30日向上交所递交科创板上市招股书,于2021年12月29日因发行人撤回发行上市申请或者保荐人撤销保荐终止发行上市审核。
剑桥科技于4月28日披露招股书
拟登陆港交所主板
4月28日,上海剑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剑桥科技”)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主板IPO上市,国泰君安国际为其独家保荐人。
剑桥科技是一家为支持人工智能发展提供关键基础设施部件的行业领先者。销售收入主要来自于光连接解决方案;宽带解决方案;无线技术解决方案。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剑桥科技是为数不多同时提供与光通信、宽带及无线技术相关的高效即时连接解决方案的全球化公司。于2024年,以销售收入计,剑桥科技在全球综合光学与无线连接设备(OWCD)行业排名第五。
招股书显示,本次发行募集的资金剑桥科技将用于提升产能、进一步提升研发人才及技术、业务推广及营销、海外战略投资、一般公司用途包括营运资金需求,具体募资金额未披露。
财务数据方面,2022年-2024年,剑桥科技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7.84亿元、30.85亿元、36.50亿元,2023年、2024年营收增幅分别为-18.46%、18.30%;净利润分别为1.71亿元、9496.5万元、1.67亿元,2023年、2024年净利润增幅分别为-44.50%、75.90%。
剑桥科技在招股书中披露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公司所处行业竞争激烈,公司的营运及财务表现、财务状况及未来前景可能会受到竞争对手或有关竞争环境变化的影响;公司的持续成功将有赖于研发工作;公司可能面临与全球业务相关的风险;客户的成功对公司的业务至为必要;公司的成功可能取决于与主要客户维持长期关系等。
自2017年11月10日起,剑桥科技的A股于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603083,目前市值约88亿元。
联合信息于4月25日披露招股书
拟登陆港交所GEM
4月25日,河南联合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合信息”)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越秀融资、华升资本为其联席保荐人。
联合信息是一家专业的IT解决方案服务提供商,一直专注于提供一站式及定制化IT解决方案服务,以满足不同客户于IT解决方案服务提供生命周期内的要求及需求。联合信息的业务策略为专注于并发展公司于具增长潜力行业的市场地位,旨在捕捉新兴市场趋势机遇及为客户提供高增值的IT解决方案服务。
于往绩记录期间,联合信息的IT解决方案服务大体上可分为三个类别,即金融信创解决方案服务;智慧城市IT解决方案服务;数字化教育IT解决方案服务。按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显示,于2024年,联合信息在华南地区金融信创行业中以收入计位列第五,市场份额达3.9%。
招股书显示,本次发行联合信息将用于加强研发能力,以丰富IT解决方案项目;加强市场推广工作,以及将IT解决方案业务的地域覆盖范围扩展至其他城市;营运资金和一般企业用途,具体募集金额未披露。
财务数据方面,2023年、2024年,联合信息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48亿元、2.38亿元,2024年营收增幅为60.14%;净利润分别为-55.7万元、-1326.1万元。
联合信息在招股书中披露的风险因素主要包括:公司依赖有限数量的客户获取大部分收入,且可能无法成功维持与该等客户的业务关系;公司未必能跟上市场需求或技术进步的快速变化;公司经营所在的行业竞争激烈,公司面临IT解决方案服务业的激烈竞争,若无法有效竞争将对公司的经营及财务业绩造成重大不利影响;公司继续提升解决方案的能力取决于充足的研发资源,倘无法充分为研发工作提供资金,公司可能无法有效竞争,且公司的业务及经营业绩可能会受损;概不保证集团未来计划的落实执行可达致预期成效等。
联合信息股票于2016年9月21日起在全国股转系统挂牌公开转让,证券简称:联合信息,证券代码:839198,自2024年10月31日起终止挂牌。
敬告读者:本文基于公开资料信息或受访者提供的相关内容撰写,财说网及文章作者不保证相关信息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无论何种情况下,本文内容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抄袭!